室性早搏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室性早搏属于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,通常室性早搏三联律的特点,是正常起源于窦房结的冲动起源在心室,导致异位搏动。通常一个正常跟着早搏的心电图称为室...
室性早搏属于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,通常室性早搏三联律的特点,是正常起源于窦房结的冲动起源在心室,导致异位搏动。通常一个正常跟着早搏的心电图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,一个正常节律冲动跟着两个早搏,或两个正常节律冲动跟着一个早搏,称为三联律,会出现周而复始、有规律的搏动。
根据异位搏动发生的起搏点位置,早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房性、交界性和室性早搏,其中室性早搏最为常见。室性早搏的特点是,在窦房结的冲动尚未到达心室时,心室的任意部位或室间隔的异常节律点会提前发放电冲动,导致心室的除极过程提前开始。早搏的频率可以用来分类,分为偶发性和频发性。
室性早搏,指心室的某个部位或某个点,提前出现激动、兴奋,抑制了窦房结,出现室性早搏。在心电图的表现上,主要是提前出现一个波形,这个波形的形态往往是宽大畸形,跟正常的波形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宽大、提前出现。
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有以下特征:(1)提前出现的宽大的QRS波群,QRS波间期大于0.11秒,其前无过早的P波出现。(2)P波可出现在ST段上或埋在QRS、T波内,R-P时间常在0.12~0.20秒,P波与提前的QRS波无关。(3)ST段及T波方向常与QRS波方向相反。
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,病人常诉说心悸、胸部有“撞击感”。
室性早搏,也称为室性期前收缩,是指在心脏的正常跳动序列中,提前出现一次或多次心室收缩的情况。简单来说,就是心脏在正常心跳过程中,突然出现了一次提前的、异常的心跳。偶发室性早搏的特点 偶发室性早搏指的是这种室性早搏的出现是偶尔的、不频繁的。
如果患者出现了室性早搏,典型的症状是心悸,伴随胸闷、气短、心前区不适、头晕、头痛。这种严重情况时,还会导致眼前一过性黑蒙、眩晕,伴随恶心、呕吐、腹胀等症状出现。
室早主要表现为心慌、心脏突然停跳等,室早还可能引起心脏压力剧烈变化导致咳嗽,部分病人可有阵发性出汗或者心悸不安等症状。室早出现上述症状是因为室性早搏时心室完全充盈还未结束,提前收缩所致,这时心室往外射血比平时明显减少,对测血压的肱动脉或者桡动脉产生侧压力不够,可能摸到心跳特别少。
心脏早搏主要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。早搏患者往往表现为心悸,心慌,自觉心跳不齐,或者心跳加速,有的感觉心跳不规律。心脏早搏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胸闷,头晕,乏力,活动后气促。心脏早搏如果是频发的室性早搏,患者心室率比较快,可给予倍他乐克,比索洛尔等药物降低心率,控制早搏。
如果患者出现了频发性的室性早搏,可能是由于离子紊乱、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贫血、心力衰竭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等疾病,以上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频发的室性早搏。
如果患者出现心脏室性早搏,这种情况可能是患者存在离子紊乱,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所导致的,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,出现了室性早搏,考虑可能是跟以上原因有着一定的相关性。除此之外,还有像贫血或者是过于劳累、精神压力大,都有可能导致室性早搏。
室性早搏代表心率不稳定,正常人的心率应该是窦性心律。如果出现了室性早搏,往往需要鉴别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。一般来说病理性的肠静脉供血不足、心肌病、心力衰竭以及电解质紊乱等,比如低钾血症、高钾血症都可以出现。
心脏室性早搏可能由多种病症导致,患者存在离子紊乱、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出现心脏室性早搏的主要原因,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室性早搏。除此之外,如果出现贫血或者过于劳累、精神压力大也有可能导致心脏室性早搏。
室性早搏是指心室在正常心跳序列中提前收缩的现象,这种提前的激动导致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畸形的QSR波形,通常表明可能存在室性早搏。 室性早搏可能表现为偶尔发生,如果每分钟发生次数少于6次,通常被认为是偶发性的,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。
如果心室早搏发病较少,并且没有严重的不适症状,可以暂时观察,不需要进行治疗,可能是由于情绪过于紧张、激动等导致,充分休息及情绪缓解后即可恢复正常。如果心室早搏发作频繁,则需要进行治疗,可以采用控制心率的药物,如倍他乐克。如果出现心室早搏,最好通过检查明确心室早搏的病因,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。
第一步:除病因治疗外,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,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类药,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一类和三类药。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。
室性早搏可通过微创介入的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,还可以通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,如琥珀酸美托洛尔、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以及胺碘酮或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。具体的治疗方案,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室性早搏数量进行综合的抉择。
发表评论